2019年第1期目录
浏览其它刊期:   
显示方式:
    安全工程
  • 樊建华
    摘要:
    针对深井掘进支护方案的选择要不仅要考虑经济,工期等因素,而且要考虑技术可行,安全等诸多因素,比选较复杂,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理想点法等理论对深井掘进支护方案进行了优选,并将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践证明,各理论模型在方案评价优选时的结果是有差异的,必须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应用。
  • 吴连贵,李兴尚,戴水平
    摘要:
    悦洋银多金属矿在福建闽南山区贵金属矿山中首次应用了高浓度全自流银铜全尾砂胶结充填技术,料浆浓度达到70%,属福建省尾砂自流充填浓度最高的充填方法。将全尾砂浆、水泥及适量调浓水经搅拌后制成高浓度的充填料浆,通过充填管道自流输送至井下采空区进行充填。有效保证了井下安全开采,矿石回采率提高到80%以上,同时每年减少45%的尾砂排放量,年节省尾矿库费用113.6~227.2万元。
  • 矿山环境
  • 罗志波,曹朋军,林 星
    摘要:
    莱州市郑海-顾家铁矿采空区由浅孔房柱法开采所形成。前人勘查工作已基本查明采空区分布情况。基于其圈定的采空区范围、分布特征及其场区地质环境,通过简支梁理论及当量暴露面积法对郑海-顾家铁矿采空区稳定性做进一步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顾家-海郑铁矿采空区处于不稳定状态。加之无序开采、顶板冒落、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地下水扰动等因素,采空塌陷及地裂缝潜在危险性较高,建议对其进行注浆充填治理及变形监测任务,以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区内及周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 蔡永顺,张龙,张达,白登荣,王平,袁本胜
    摘要:
    微震监测台网设计是系统能否成功应用的关键,直接决定了微震监测系统的应用效果。本文基于Sigma-Optimal方法对新疆大明矿业天湖铁矿的微震监测台网进行了设计及优化,使重点监测区域的定位误差较小且对较小震级事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优化后微震监测台网的定位误差在9m左右,灵敏度可以达到-2.6矩震级,与现场应用情况一致,应用效果良好。
  • 安全工程
  • 黄 丹,陈 何,王 昌,张 升
    摘要:
    随着我国浅地表的铝土矿储量消耗殆尽,煤下铝开采成为铝资源开发的必然选择和趋势。煤下铝的开采需要控制覆岩移动,保证上覆煤层的完整性,同时地下铝土矿顶板破碎不稳固,地压管理困难,回采率低。本文提出协同充填覆岩控制技术,房柱法点柱不作为永久矿柱支撑顶板,将采矿方法研究聚焦在采矿作业过程的地压控制,提出小矿房、宽矿柱充填分区分步退采房柱法,实现了煤下铝采场地压管理、岩移层位控制和回采率的提高。
  • 刘国寅,杜德岗,章锦荣,蒋玉清,杜戴光
    摘要: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分段高度直接影响矿山采切工程量及矿石损失贫化率,合理的分段高度能为矿山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分析凿岩设备和矿体稳固性对分段高度的影响,得出限制本矿山分段高度的主要因素是矿体稳固性。参考国内相类似的矿山,并分析矿体稳固性对采场地压和凿岩爆破的影响,确定分段高度为12m。生产实践表明,12m的分段高度,钻孔效率高,成孔率高,爆破效果好,矿石损失贫化在合理的范围内。
  • 关士良,陈国良,王志修,解联库
    摘要:
    在甲玛铜多金属矿地上地下并行大规模开采的复杂条件下,针对地下二期复杂厚大矿体的安全高效回采问题,综合分矿山开采现状的基础上,提出2种盘区回采顺序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的盘区回采方案进行了分析优选,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回采顺序条件下采场等关键部位的应力、位移的动态响应特性,确定盘区间隔回采方案最佳,该方案可为地下二期矿体安全高效开采提供技术支持。
  • 高鹏举,周礼
    摘要:
    呷村银多金属矿4100m水平以上保有大量“三柱”资源,矿石品位高,价值好,亟待回收。对4100中段1线~4线Pz3矿体采场“三柱”回收方案进行了研究,经技术经济比较,推荐采用中深孔直接崩落法回采,并详细介绍了其回采工艺流程。中深孔直接崩落法采场生产能力250t/d,矿石损失率35%,贫化率25%,吨矿回采成本为128.7元/t,回收该部分矿柱可获得销售收入6224.0万元,净利润684.8万元。研究成果对同类矿柱的回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 矿山地质
  • 刘九金,宋建平,郭清
    摘要:
    为了说明地面高精度磁法在“新余式”铁矿找矿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根据“新余式”铁矿具磁性的特点,利用加拿大产GSM-19T质子磁力仪,在吉水铁矿区进行了1:1万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获得了磁异常数据。通过对磁异常ΔT化极数据进行转换处理和向上延拓提取分析,圈定了C1、C2两处磁异常,通过槽探、钻探工程的验证,发现了铁矿体,在吉水铁矿区勘查中起到了直接、快速找矿和靶区圈定,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为“新余式”铁矿勘查提供了地球物理依据和找矿指导作用。
  • 爆破工程
  • 张兵兵
    摘要:
    分析了高温硫化区的形成机理,并对目前的测温仪及降温措施进行了对比,最终采用饱和石灰水降低孔内温度。在此基础上,对大宝山北部649平台的9个高温硫化孔进行了针对性的深孔爆破设计。现场实践表明,成功消除了高温硫化区的不利影响。
  • 矿山地质
  • 刘佶林,杨忠,王孝东,冯光华
    摘要:
    以铜曼矿区勘探数据为基础,建立三维地质矿床模型和三维块体模型,利用3DMine矿业软件实现变异函数模型的拟合、椭球体参数、估值参数的确定,利用克里格估值方法对铜曼矿区进行储量估算,估算结果表明基于3DMine软件的克里格法储量估算结果相对准确,可作为矿山资源储量管理和开发利用的依据。
  • 陈兴海,王子风,李天奇
    摘要:
    刚果(金)SICOMINES铜钴矿是一个铜金属量达千万吨的特大型铜钴矿床,如何保证矿产资源的充分利用是影响矿山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文章阐述了矿体二次圈定在该矿山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并结合矿体产状较平缓、上下层矿体厚度变化不均匀的特点,采用了“分段取样”方法,对矿体二次圈定进行优化,有效提高了矿体圈定的精度,降低了矿石损失贫化率,也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 赵亮亮,郑崔勇,袁波,闫红强,石建国,田砚博
    摘要:
    勉县俞家坪铅锌多金属矿位于勉略康构造混杂岩带东段。区内泥盆系金家河岩组铅、锌、银、金等元素背景值高,铅锌多金属矿成矿物源丰富。区内北西向断裂构造为矿液提供了运移通道和就位空间。华力西-印支期中酸性侵入岩体为成矿物质的迁移、富集提供了动力。银、铅、锌、金地球化学异常发育,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通过工作在区内发现多条铅锌多金属矿体,找矿前景看好,赋矿岩性主要为金家河岩组蚀变白云质灰岩,矿体受北西断裂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型。
  • 安全工程
  • 寇云鹏,齐兆军,盛宇航,杜加法,荆晓东,宋泽普,杨纪光
    摘要:
    全尾砂胶结料浆在管路输送过程中流变参数具有时变性。以连续搅拌方式模拟料浆在输送过程中的运动状态,借助Brookfield流变仪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和灰砂比条件下,搅拌时间对料浆流变参数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当搅拌时间逐渐增加时,灰砂比1:5,质量浓度分别为72%、74%和76%的全尾砂胶结料浆其屈服应力和粘性系数均随之增大,且料浆质量浓度越高,搅拌时间对料浆流变参数的影响越显著;(2)质量浓度74%,灰砂比分别为1:5、1:10和1:15的全尾砂胶结料浆屈服应力和粘性系数亦随搅拌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料浆流变参数增大的主要原因为:料浆中水泥水化反应产生的具有凝聚网络结构的凝胶成分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 爆破工程
  • 米中阳,张智宇,黄永辉,雷 振
    摘要:
    针对矿山爆破振动对邻近建筑结构的影响,对现场的爆破振动进行了监测,运用动力有限元法建立了包括确定爆破激振力的作用位置、大小和时程特征等爆破加载模型。采用ANSYS/LS-DYNA软件分别将爆破振动波输入建筑结构模型进行数值计算,通过建筑结构在爆破载荷作用下的结构自振周期随阶数变化和加速度、速度和位移时程曲线及各楼层测点的加速度放大系数的变化,分析了某矿办公楼对爆破振动的动力响应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模态4阶之前自振周期下降较快,5、6阶比较平稳,7阶后自振周期缓慢变小并趋于平稳,且模型的高阶振型出现扭转效应。除2层外框架结构对矿山爆破加速度放大程度随楼层有逐渐变大的趋势。
  • 矿山地质
  • 杨文博,周海,宋公社,吴鹏,王强
    摘要:
    陕西省目前发现的稀有金属矿床主要分布在秦巴地区,并且以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产为主。其中研究程度最高的地区为北秦岭商丹伟晶岩密集区,前人研究表明该地区稀有金属主要为铷、铌(钽),其次为锂、锶、铍等;稀有金属成矿受区域构造位置、构造节理裂隙及围岩类型等条件制约。商丹地区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产分布在北秦岭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构造带内;成矿期主要为早古生代;商丹地区内的多数伟晶岩在自身结构构造及宏观区域分布上都具有一定的分带性,都能找到伟晶岩的母岩体。通过对区内典型矿区对比研究,可知铷的矿化富集与伟晶岩的分带特征无太大的关系,与伟晶岩中的富铷长石、白云母关系较大;而其他锂、铌钽、铍等都有其独立矿物,却与分带特征息息相关,多分布在围绕母岩分异强、分布较远的边缘带中。因此母岩体特征、地质构造、岩石结构、矿物类型、蚀变、原生晕、化探重砂异常等为区内稀有金属矿的特征标志。
  • 杨天云露,彦廷龙,陈伟,陆亮
    摘要:
    银厂铅锌矿床是滇东北会泽地区矿山厂-金牛厂构造带中部典型的灯影组铅锌矿床,矿体产出受层位、岩性和构造控制明显,呈似层状、脉状及透镜状产于上震旦统灯影组白云岩中,矿石矿物以闪锌矿和方铅矿为主,次为少量黄铜矿和辉银矿,脉石矿物主要有重晶石、白云石和石英。本文通过对银厂铅锌矿床矿石主微量、REE和不同阶段单矿物S同位素组成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矿石微量元素Ge和Tl含量分别为2.12~3.07×10-6(平均2.68×10-6)和1.22~2.15×10-6(平均1.61×10-6),稀土总量为31.39~73.94×10-6(平均49.27×10-6),变化范围较大,总体呈现比较平缓的右倾型稀土元素配分模式,LREE/HREE为2.60~3.84(平均3.02),LaN/YbN为2.63~3.84(平均3.02),具有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分异程度相对较低特征。矿区重晶石的硫同位素以富的δ34S为特征,介于26.8~29.3‰之间,平均27.8‰,沉积期黄铁矿δ34S值介于-7.2~5之间‰,变化范围较宽,平均-0.25‰;而热液改造期硫化物的δ34S组成相对稳定,变化于8.4~13.2‰之间,平均10.76‰,该阶段同一手标本中δ34S闪锌矿34S方铅矿,暗示S同位素分馏达到平衡,成矿流体的δ34SS值相当于硫化物的平均δ34S值(10.76‰)。根据矿石主微量、稀土元素含量和与矿区不同时代地层和峨眉山玄武岩进行对比,认为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多源性”,成矿元素主要来源于上震旦统灯影组围岩和峨眉山玄武岩,S主要来源于赋矿地层中的硫酸盐和早阶段形成的重晶石,生物还原作用(BSR)是沉积期还原硫形成的关键机制,而改造期的S则主要是硫酸盐矿物热化学还原(TSR)作用的产物。
  • 张权
    摘要:
    岩脚铅锌矿床位于思茅中新生代拗陷盆地中,矿体主要赋存于下白垩统景星组地层中,零星小矿体赋存于和平乡组地层中。矿体主要呈脉状、透镜状产出,并受断裂构造控制,含矿岩性为黄白、灰白、黄绿色粉—细粒、中粒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矿石中金属矿物组合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毒砂,围岩蚀变主要有黄铁矿化、方解石化。区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盆地红层(T—E)中的Pb、Zn元素含量均较地壳克拉克值富集,盆地内红层可能为该区铅锌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其成矿过程为,在早白垩世,伴随碎屑岩的沉积作用,铅锌在岩石矿物颗粒之间初步沉淀、富集,伴随喜山期构造运动的发生、发展、深化,深部热卤水及构造热液在应力驱动下沿深大断裂向上运移,与所经岩层发生水岩反应,不断萃取所经岩层中的Pb、Zn等矿质,形成成矿热液,主要沿断裂、节理充填形成与其产状一致的脉状矿体,部分矿液叠加于早期形成的低品位矿体之上使之变富。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
  • 安全工程
  • 贾海波,任凤玉,丁航行,何荣兴
    摘要:
    针对缓倾斜厚大石膏矿床房柱法开采矿石回采率低与容易发生采空区塌冒灾害难题,以山东兰陵石膏集团厚层石膏矿为背景,从分析矿床地质结构与三律(岩体冒落规律、散体流动规律与地压显现规律)特性入手,研究了综合运用诱导冒落与低贫化放矿技术控制崩落法损失贫化的新方法,提出了串联堑沟诱导冒落法开采方案。分析表明,这一方案具有采场结构简单、开采效率高与生产安全等突出优点,能够高度适应兰陵石膏集团厚层石膏矿床的三律特性与开采条件,可取得安全高效的开采效果。
  • 矿山环境
  • 郭延辉,李克钢,王建国,杨志全,杨八九
    摘要:
    本文以某铅锌矿倾斜薄矿体开采对上部隔水层的稳定性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调研和室内岩石力学实验的基础上,采用离散单元法2D-block,在完全空场和预留矿柱两种情况下对上部隔水层的稳定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完全空场条件下,矿体开采至300m时上盘围岩最大垮落范围约为74m,顶板破坏范围已超过隔水层14m,会影响到隔水层的稳定性;当预留6m顶底柱、3m点柱情况下,回采至300m水平后不会影响到隔水层的稳定性。表明开采过程中预留顶底柱和点柱对于抑制顶板冒落和保护隔水层的稳定性非常重要。研究成果为矿区隔水层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 本期目录
  • 黄 丹1,2,,陈 何1,2,王 昌3,张 升3
    [ 摘要 (940)] [ PDF () ] [HTML()]
    摘要:
    随着我国浅地表的铝土矿储量消耗殆尽,煤下铝开采成为铝资源开发的必然选择和趋势。煤下铝的开采需要控制覆岩移动,保证上覆煤层的完整性,同时地下铝土矿顶板破碎不稳固,地压管理困难,回采率低。本文提出协同充填覆岩控制技术,房柱法点柱不作为永久矿柱支撑顶板,将采矿方法研究聚焦在采矿作业过程的地压控制,提出小矿房、宽矿柱充填分区分步退采房柱法,实现了煤下铝采场地压管理、岩移层位控制和回采率的提高。
  • 吴连贵1,李兴尚1,戴水平2
    2019,71(1):20-22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悦洋银多金属矿在福建闽南山区贵金属矿山中首次应用了高浓度全自流银铜全尾砂胶结充填技术,料浆浓度达到70%,属福建省尾砂自流充填浓度最高的充填方法。将全尾砂浆、水泥及适量调浓水经搅拌后制成高浓度的充填料浆,通过充填管道自流输送至井下采空区进行充填。有效保证了井下安全开采,矿石回采率提高到80%以上,同时每年减少45%的尾砂排放量,年节省尾矿库费用113.6~227.2万元。
  • 贾海波,任凤玉,丁航行,何荣兴
    2019,71(1):23-2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针对缓倾斜厚大石膏矿床房柱法开采矿石回采率低与容易发生采空区塌冒灾害难题,以山东兰陵石膏集团厚层石膏矿为背景,从分析矿床地质结构与三律(岩体冒落规律、散体流动规律与地压显现规律)特性入手,研究了综合运用诱导冒落与低贫化放矿技术控制崩落法损失贫化的新方法,提出了串联堑沟诱导冒落法开采方案。分析表明,这一方案具有采场结构简单、开采效率高与生产安全等突出优点,能够高度适应兰陵石膏集团厚层石膏矿床的三律特性与开采条件,可取得安全高效的开采效果。
  • 刘国寅,杜德岗,章锦荣,蒋玉清,杜戴光
    2019,71(1):27-3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892)] [ PDF () ] [HTML()]
    摘要: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分段高度直接影响矿山采切工程量及矿石损失贫化率,合理的分段高度能为矿山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通过分析凿岩设备和矿体稳固性对分段高度的影响,得出限制本矿山分段高度的主要因素是矿体稳固性。参考国内相类似的矿山,并分析矿体稳固性对采场地压和凿岩爆破的影响,确定分段高度为12 m。生产实践表明,12 m的分段高度,钻孔效率高,成孔率高,爆破效果好,矿石损失贫化在合理的范围内。
  • 樊建华
    2019,71(1):31-3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795)] [ PDF () ] [HTML()]
    摘要:
    针对深井掘进支护方案的选择不仅要考虑经济,工期等因素,而且要考虑技术可行,安全等诸多因素,比选较复杂,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理想点法等理论对深井掘进支护方案进行了优选,并将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践证明,各理论模型在方案评价优选时的结果是有差异的,必须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应用。
  • 本期目录
  • 杨天云露1,彦廷龙1,陈 伟1,陆 亮2
    2019,71(1):37-4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774)] [ PDF () ] [HTML()]
    摘要:
    银厂铅锌矿床是滇东北会泽地区矿山厂—金牛厂构造带中部典型的灯影组铅锌矿床,矿体产出受层位、岩性和构造控制明显,呈似层状、脉状及透镜状产于上震旦统灯影组白云岩中。矿石矿物以闪锌矿和方铅矿为主,次为少量黄铜矿和辉银矿,脉石矿物主要有重晶石、白云石和石英。本文通过对银厂铅锌矿床矿石主微量、REE和不同阶段单矿物S同位素组成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矿石微量元素Ge和Tl含量分别为2.12~3.07×10-6(平均2.68×10-6)和1.22~2.15×10-6(平均1.61×10-6),稀土总量为31.39~73.94×10-6(平均49.27×10-6),变化范围较大,总体呈现比较平缓的右倾型稀土元素配分模式,LREE/HREE为2.60~3.84(平均3.02),LaN/YbN为2.63~3.84(平均3.02),具有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分异程度相对较低特征。矿区重晶石的硫同位素以富的δ34S为特征,介于26.8‰~29.3‰,平均27.8‰,沉积期黄铁矿δ34S值介于-7.2‰~5‰,变化范围较宽,平均-0.25‰;而热液改造期硫化物的δ34S组成相对稳定,变化范围8.4‰~13.2‰,平均10.76‰,该阶段同一手标本中δ34S闪锌矿>δ34S方铅矿,暗示S同位素分馏达到平衡,成矿流体的δ34S∑S值相当于硫化物的平均δ34S值(10.76‰)。根据矿石主微量、稀土元素含量和与矿区不同时代地层和峨眉山玄武岩进行对比,认为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多源性”,成矿元素主要来源于上震旦统灯影组围岩和峨眉山玄武岩,S主要来源于赋矿地层中的硫酸盐和早阶段形成的重晶石,生物还原作用(BSR)是沉积期还原硫形成的关键机制,而改造期的S则主要是硫酸盐矿物热化学还原(TSR)作用的产物。
  • 赵亮亮,郑崔勇,袁 波,闫红强,石建国,田砚博
    2019,71(1):44-4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864)] [ PDF () ] [HTML()]
    摘要:
    勉县俞家坪铅锌多金属矿位于勉略康构造混杂岩带东段。区内泥盆系金家河岩组铅、锌、银、金等元素背景值高,铅锌多金属矿成矿物源丰富。区内北西向断裂构造为矿液提供了运移通道和就位空间。华力西—印支期中酸性侵入岩体为成矿物质的迁移、富集提供了动力。银、铅、锌、金地球化学异常发育,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通过工作在区内发现多条铅锌多金属矿体,找矿前景看好,赋矿岩性主要为金家河岩组蚀变白云质灰岩,矿体受北西断裂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型。
  • 刘佶林1,杨 忠1,王孝东2,冯光华1
    2019,71(1):48-5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964)] [ PDF () ] [HTML()]
    摘要:
    以铜曼矿区勘探数据为基础,建立三维地质矿床模型和三维块体模型,利用3DMine矿业软件实现变异函数模型的拟合、椭球体参数、估值参数的确定。利用克里格估值方法对铜曼矿区进行储量估算,结果表明,基于3DMine软件的克里格法储量估算结果相对准确,可作为矿山资源储量管理和开发利用的依据。
  • 陈兴海,王子风,李天奇
    2019,71(1):54-5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979)] [ PDF () ] [HTML()]
    摘要:
    刚果(金)SICOMINES铜钴矿是一个铜金属量达千万吨的特大型铜钴矿床,如何保证矿产资源的充分利用是影响矿山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文章阐述了矿体二次圈定在该矿山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并结合矿体产状较平缓、上下层矿体厚度变化不均匀的特点,采用了“分段取样”方法,对矿体二次圈定进行优化,有效提高了矿体圈定的精度,降低了矿石损失贫化率,也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 刘九金,宋建平,郭 清
    2019,71(1):58-6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907)] [ PDF () ] [HTML()]
    摘要:
    为了说明地面高精度磁法在“新余式”铁矿找矿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根据“新余式”铁矿具磁性的特点,利用加拿大产GSM-19T质子磁力仪,在吉水铁矿区进行了1:1万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获得了磁异常数据。通过对磁异常ΔT化极数据进行转换处理和向上延拓提取分析,圈定了C1、C2两处磁异常,通过槽探、钻探工程的验证,发现了铁矿体,在吉水铁矿区勘查中起到了直接、快速找矿和靶区圈定,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为“新余式”铁矿勘查提供了地球物理依据和找矿指导作用。
  • 杨文博1,2,周 海3,宋公社2,吴 鹏2,王 强2
    2019,71(1):64-7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914)] [ PDF () ] [HTML()]
    摘要:
    陕西省目前发现的稀有金属矿床主要分布在秦巴地区,并且以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产为主。其中研究程度最高的地区为北秦岭商丹伟晶岩密集区,前人研究表明该地区稀有金属主要为铷、铌(钽),其次为锂、锶、铍等;稀有金属成矿受区域构造位置、构造节理裂隙及围岩类型等条件制约。商丹地区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产分布在北秦岭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构造带内;成矿期主要为早古生代;商丹地区内的多数伟晶岩在自身结构构造及宏观区域分布上都具有一定的分带性,都能找到伟晶岩的母岩体。通过对区内典型矿区对比研究,可知铷的矿化富集与伟晶岩的分带特征无太大的关系,与伟晶岩中的富铷长石、白云母关系较大;而其他锂、铌钽、铍等都有其独立矿物,却与分带特征息息相关,多分布在围绕母岩分异强、分布较远的边缘带中。因此母岩体特征、地质构造、岩石结构、矿物类型、蚀变、原生晕、化探重砂异常等为区内稀有金属矿的特征标志。
  • 张 权1,郭世钊1,杨金彪2,王道会3
    2019,71(1):72-7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907)] [ PDF () ] [HTML()]
    摘要:
    岩脚铅锌矿床位于思茅中新生代拗陷盆地中,矿体主要赋存于下白垩统景星组地层中,零星小矿体赋存于和平乡组地层中。矿体主要呈脉状、透镜状产出,并受断裂构造控制,含矿岩性为黄白、灰白、黄绿色粉—细粒、中粒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矿石中金属矿物组合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毒砂,围岩蚀变主要有黄铁矿化、方解石化。区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盆地红层(T-E)中的Pb、Zn元素含量均较地壳克拉克值富集,盆地内红层可能为该区铅锌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其成矿过程为,在早白垩世,伴随碎屑岩的沉积作用,铅锌在岩石矿物颗粒之间初步沉淀、富集,伴随喜山期构造运动的发生、发展、深化,深部热卤水及构造热液在应力驱动下沿深大断裂向上运移,与所经岩层发生水岩反应,不断萃取所经岩层中的Pb、Zn等矿质,形成成矿热液,主要沿断裂、节理充填形成与其产状一致的脉状矿体,部分矿液叠加于早期形成的低品位矿体之上使之变富。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热液改造型。
  • 本期目录
  • 蔡永顺1,2,张 龙3,张 达1,2,白登荣3,王 平1,2,袁本胜1,2
    2019,71(1):79-84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919)] [ PDF () ] [HTML()]
    摘要:
    微震监测台网设计是系统能否成功应用的关键,直接决定了微震监测系统的应用效果。本文基于Sigma-Optimal方法对新疆大明矿业天湖铁矿的微震监测台网进行了设计及优化,使重点监测区域的定位误差较小且对较小震级事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优化后微震监测台网的定位误差在9 m左右,灵敏度可以达到-2.6矩震级,与现场应用情况一致,应用效果良好。
  • 郭延辉1,2,李克钢2,王建国1,杨志全2,杨八九3
    2019,71(1):85-8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883)] [ PDF () ] [HTML()]
    摘要:
    以某铅锌矿倾斜薄矿体开采对上部隔水层的稳定性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调研和室内岩石力学实验的基础上,采用离散单元法2D-block,在完全空场和预留矿柱两种情况下对上部隔水层的稳定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完全空场条件下,矿体开采至300 m时上盘围岩最大垮落范围约为74 m,顶板破坏范围已超过隔水层14 m,会影响到隔水层的稳定性;当预留 6 m顶底柱、3 m点柱情况下,回采至300 m水平后不会影响到隔水层的稳定性。表明开采过程中预留顶底柱和点柱对于抑制顶板冒落和保护隔水层的稳定性非常重要。研究成果为矿区隔水层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 罗志波,曹朋军,林 星
    2019,71(1):89-9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895)] [ PDF () ] [HTML()]
    摘要:
    莱州市某铁矿采空区由浅孔房柱法开采所形成。前人勘查工作已基本查明采空区分布情况。基于其圈定的采空区范围、分布特征及其场区地质环境,通过简支梁理论及当量暴露面积法对采空区稳定性做进一步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铁矿采空区处于不稳定状态。加之无序开采、顶板冒落、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地下水扰动等因素,采空区塌陷及地裂缝潜在危险性较高,建议对其进行注浆充填治理及变形监测任务,以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区内及周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 本期目录
  • 米中阳1,张智宇1,黄永辉2,雷 振3
    2019,71(1):94-9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805)] [ PDF () ] [HTML()]
    摘要:
    针对矿山爆破振动对邻近建筑结构的影响,对现场的爆破振动进行了监测,运用动力有限元法建立了包括确定爆破激振力的作用位置、大小和时程特征等爆破加载模型。采用ANSYS/LS-DYNA软件分别将爆破振动波输入建筑结构模型进行数值计算,通过建筑结构在爆破载荷作用下的结构自振周期随阶数变化和加速度、速度和位移时程曲线及各楼层测点的加速度放大系数的变化,分析了某矿办公楼对爆破振动的动力响应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模态4阶之前自振周期下降较快,5、6阶比较平稳,7阶后自振周期缓慢变小并趋于平稳,且模型的高阶振型出现扭转效应。除2层外框架结构对矿山爆破加速度放大程度随楼层有逐渐变大的趋势。
  • 张兵兵,张岗涛,张继云
    2019,71(1):99-10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853)] [ PDF () ] [HTML()]
    摘要:
    分析了高温硫化区的形成机理,并对目前的测温仪及降温措施进行了对比,最终采用饱和石灰水降低孔内温度。在此基础上,对大宝山北部649平台的9个高温硫化孔进行了针对性的深孔爆破设计。现场实践表明,成功消除了高温硫化区的不利影响。
  • 安全工程
  • 关士良1,陈国良1,王志修2,3,解联库2,3
    [ 摘要 (921)] [ PDF () ] [HTML()]
    摘要:
    在甲玛铜多金属矿地上地下并行大规模开采的复杂条件下,针对地下二期复杂厚大矿体的安全高效回采问题,综合分析矿山开采现状的基础上,提出2种盘区回采顺序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的盘区回采方案进行了分析优选,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回采顺序条件下采场等关键部位的应力、位移的动态响应特性,确定盘区间隔回采方案最佳,该方案可为地下二期矿体安全高效开采提供技术支持。
  • 高鹏举1,周 礼2
    2019,71(1):10-14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970)] [ PDF () ] [HTML()]
    摘要:
    呷村银多金属矿4 100 m水平以上保有大量“三柱”资源,矿石品位高,价值好,亟待回收。对4100中段1线~4线Pz3矿体采场“三柱”回收方案进行了研究,经技术经济比较,推荐采用中深孔直接崩落法回采,并详细介绍了其回采工艺流程。中深孔直接崩落法采场生产能力250 t/d,矿石损失率35%,贫化率25%,吨矿回采成本为128.7元/t,回收该部分矿柱可获得销售收入6 224.0万元,净利润684.8万元。研究成果对同类矿柱的回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 寇云鹏1,2,齐兆军1,2,盛宇航2,杜加法2,荆晓东2,宋泽普2,杨纪光2
    2019,71(1):15-19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全尾砂胶结料浆在管路输送过程中流变参数具有时变性。以连续搅拌方式模拟料浆在输送过程中的运动状态,借助Brookfield流变仪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和灰砂比条件下,搅拌时间对料浆流变参数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当搅拌时间逐渐增加时,灰砂比1:5,质量浓度分别为72%、74%和76%的全尾砂胶结料浆其屈服应力和黏性系数均随之增大,且料浆质量浓度越高,搅拌时间对料浆流变参数的影响越显著;2)质量浓度74%,灰砂比分别为1:5、1:10和1:15的全尾砂胶结料浆屈服应力和黏性系数也随搅拌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料浆流变参数增大的主要原因为:料浆中水泥水化反应产生的具有凝聚网络结构的凝胶成分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安全工程
  • 樊建华
    摘要:
    针对深井掘进支护方案的选择要不仅要考虑经济,工期等因素,而且要考虑技术可行,安全等诸多因素,比选较复杂,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理想点法等理论对深井掘进支护方案进行了优选,并将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践证明,各理论模型在方案评价优选时的结果是有差异的,必须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应用。
  • 吴连贵,李兴尚,戴水平
    摘要:
    悦洋银多金属矿在福建闽南山区贵金属矿山中首次应用了高浓度全自流银铜全尾砂胶结充填技术,料浆浓度达到70%,属福建省尾砂自流充填浓度最高的充填方法。将全尾砂浆、水泥及适量调浓水经搅拌后制成高浓度的充填料浆,通过充填管道自流输送至井下采空区进行充填。有效保证了井下安全开采,矿石回采率提高到80%以上,同时每年减少45%的尾砂排放量,年节省尾矿库费用113.6~227.2万元。
  • 矿山环境
  • 罗志波,曹朋军,林 星
    摘要:
    莱州市郑海-顾家铁矿采空区由浅孔房柱法开采所形成。前人勘查工作已基本查明采空区分布情况。基于其圈定的采空区范围、分布特征及其场区地质环境,通过简支梁理论及当量暴露面积法对郑海-顾家铁矿采空区稳定性做进一步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顾家-海郑铁矿采空区处于不稳定状态。加之无序开采、顶板冒落、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地下水扰动等因素,采空塌陷及地裂缝潜在危险性较高,建议对其进行注浆充填治理及变形监测任务,以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区内及周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 蔡永顺,张龙,张达,白登荣,王平,袁本胜
    摘要:
    微震监测台网设计是系统能否成功应用的关键,直接决定了微震监测系统的应用效果。本文基于Sigma-Optimal方法对新疆大明矿业天湖铁矿的微震监测台网进行了设计及优化,使重点监测区域的定位误差较小且对较小震级事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优化后微震监测台网的定位误差在9m左右,灵敏度可以达到-2.6矩震级,与现场应用情况一致,应用效果良好。
  • 安全工程
  • 黄 丹,陈 何,王 昌,张 升
    摘要:
    随着我国浅地表的铝土矿储量消耗殆尽,煤下铝开采成为铝资源开发的必然选择和趋势。煤下铝的开采需要控制覆岩移动,保证上覆煤层的完整性,同时地下铝土矿顶板破碎不稳固,地压管理困难,回采率低。本文提出协同充填覆岩控制技术,房柱法点柱不作为永久矿柱支撑顶板,将采矿方法研究聚焦在采矿作业过程的地压控制,提出小矿房、宽矿柱充填分区分步退采房柱法,实现了煤下铝采场地压管理、岩移层位控制和回采率的提高。
  • 刘国寅,杜德岗,章锦荣,蒋玉清,杜戴光
    摘要: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分段高度直接影响矿山采切工程量及矿石损失贫化率,合理的分段高度能为矿山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分析凿岩设备和矿体稳固性对分段高度的影响,得出限制本矿山分段高度的主要因素是矿体稳固性。参考国内相类似的矿山,并分析矿体稳固性对采场地压和凿岩爆破的影响,确定分段高度为12m。生产实践表明,12m的分段高度,钻孔效率高,成孔率高,爆破效果好,矿石损失贫化在合理的范围内。
  • 关士良,陈国良,王志修,解联库
    摘要:
    在甲玛铜多金属矿地上地下并行大规模开采的复杂条件下,针对地下二期复杂厚大矿体的安全高效回采问题,综合分矿山开采现状的基础上,提出2种盘区回采顺序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的盘区回采方案进行了分析优选,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回采顺序条件下采场等关键部位的应力、位移的动态响应特性,确定盘区间隔回采方案最佳,该方案可为地下二期矿体安全高效开采提供技术支持。
  • 高鹏举,周礼
    摘要:
    呷村银多金属矿4100m水平以上保有大量“三柱”资源,矿石品位高,价值好,亟待回收。对4100中段1线~4线Pz3矿体采场“三柱”回收方案进行了研究,经技术经济比较,推荐采用中深孔直接崩落法回采,并详细介绍了其回采工艺流程。中深孔直接崩落法采场生产能力250t/d,矿石损失率35%,贫化率25%,吨矿回采成本为128.7元/t,回收该部分矿柱可获得销售收入6224.0万元,净利润684.8万元。研究成果对同类矿柱的回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 矿山地质
  • 刘九金,宋建平,郭清
    摘要:
    为了说明地面高精度磁法在“新余式”铁矿找矿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根据“新余式”铁矿具磁性的特点,利用加拿大产GSM-19T质子磁力仪,在吉水铁矿区进行了1:1万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获得了磁异常数据。通过对磁异常ΔT化极数据进行转换处理和向上延拓提取分析,圈定了C1、C2两处磁异常,通过槽探、钻探工程的验证,发现了铁矿体,在吉水铁矿区勘查中起到了直接、快速找矿和靶区圈定,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为“新余式”铁矿勘查提供了地球物理依据和找矿指导作用。
  • 爆破工程
  • 张兵兵
    摘要:
    分析了高温硫化区的形成机理,并对目前的测温仪及降温措施进行了对比,最终采用饱和石灰水降低孔内温度。在此基础上,对大宝山北部649平台的9个高温硫化孔进行了针对性的深孔爆破设计。现场实践表明,成功消除了高温硫化区的不利影响。
  • 矿山地质
  • 刘佶林,杨忠,王孝东,冯光华
    摘要:
    以铜曼矿区勘探数据为基础,建立三维地质矿床模型和三维块体模型,利用3DMine矿业软件实现变异函数模型的拟合、椭球体参数、估值参数的确定,利用克里格估值方法对铜曼矿区进行储量估算,估算结果表明基于3DMine软件的克里格法储量估算结果相对准确,可作为矿山资源储量管理和开发利用的依据。
  • 陈兴海,王子风,李天奇
    摘要:
    刚果(金)SICOMINES铜钴矿是一个铜金属量达千万吨的特大型铜钴矿床,如何保证矿产资源的充分利用是影响矿山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文章阐述了矿体二次圈定在该矿山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并结合矿体产状较平缓、上下层矿体厚度变化不均匀的特点,采用了“分段取样”方法,对矿体二次圈定进行优化,有效提高了矿体圈定的精度,降低了矿石损失贫化率,也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 赵亮亮,郑崔勇,袁波,闫红强,石建国,田砚博
    摘要:
    勉县俞家坪铅锌多金属矿位于勉略康构造混杂岩带东段。区内泥盆系金家河岩组铅、锌、银、金等元素背景值高,铅锌多金属矿成矿物源丰富。区内北西向断裂构造为矿液提供了运移通道和就位空间。华力西-印支期中酸性侵入岩体为成矿物质的迁移、富集提供了动力。银、铅、锌、金地球化学异常发育,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通过工作在区内发现多条铅锌多金属矿体,找矿前景看好,赋矿岩性主要为金家河岩组蚀变白云质灰岩,矿体受北西断裂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型。
  • 安全工程
  • 寇云鹏,齐兆军,盛宇航,杜加法,荆晓东,宋泽普,杨纪光
    摘要:
    全尾砂胶结料浆在管路输送过程中流变参数具有时变性。以连续搅拌方式模拟料浆在输送过程中的运动状态,借助Brookfield流变仪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和灰砂比条件下,搅拌时间对料浆流变参数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当搅拌时间逐渐增加时,灰砂比1:5,质量浓度分别为72%、74%和76%的全尾砂胶结料浆其屈服应力和粘性系数均随之增大,且料浆质量浓度越高,搅拌时间对料浆流变参数的影响越显著;(2)质量浓度74%,灰砂比分别为1:5、1:10和1:15的全尾砂胶结料浆屈服应力和粘性系数亦随搅拌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料浆流变参数增大的主要原因为:料浆中水泥水化反应产生的具有凝聚网络结构的凝胶成分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 爆破工程
  • 米中阳,张智宇,黄永辉,雷 振
    摘要:
    针对矿山爆破振动对邻近建筑结构的影响,对现场的爆破振动进行了监测,运用动力有限元法建立了包括确定爆破激振力的作用位置、大小和时程特征等爆破加载模型。采用ANSYS/LS-DYNA软件分别将爆破振动波输入建筑结构模型进行数值计算,通过建筑结构在爆破载荷作用下的结构自振周期随阶数变化和加速度、速度和位移时程曲线及各楼层测点的加速度放大系数的变化,分析了某矿办公楼对爆破振动的动力响应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模态4阶之前自振周期下降较快,5、6阶比较平稳,7阶后自振周期缓慢变小并趋于平稳,且模型的高阶振型出现扭转效应。除2层外框架结构对矿山爆破加速度放大程度随楼层有逐渐变大的趋势。
  • 矿山地质
  • 杨文博,周海,宋公社,吴鹏,王强
    摘要:
    陕西省目前发现的稀有金属矿床主要分布在秦巴地区,并且以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产为主。其中研究程度最高的地区为北秦岭商丹伟晶岩密集区,前人研究表明该地区稀有金属主要为铷、铌(钽),其次为锂、锶、铍等;稀有金属成矿受区域构造位置、构造节理裂隙及围岩类型等条件制约。商丹地区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产分布在北秦岭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构造带内;成矿期主要为早古生代;商丹地区内的多数伟晶岩在自身结构构造及宏观区域分布上都具有一定的分带性,都能找到伟晶岩的母岩体。通过对区内典型矿区对比研究,可知铷的矿化富集与伟晶岩的分带特征无太大的关系,与伟晶岩中的富铷长石、白云母关系较大;而其他锂、铌钽、铍等都有其独立矿物,却与分带特征息息相关,多分布在围绕母岩分异强、分布较远的边缘带中。因此母岩体特征、地质构造、岩石结构、矿物类型、蚀变、原生晕、化探重砂异常等为区内稀有金属矿的特征标志。
  • 杨天云露,彦廷龙,陈伟,陆亮
    摘要:
    银厂铅锌矿床是滇东北会泽地区矿山厂-金牛厂构造带中部典型的灯影组铅锌矿床,矿体产出受层位、岩性和构造控制明显,呈似层状、脉状及透镜状产于上震旦统灯影组白云岩中,矿石矿物以闪锌矿和方铅矿为主,次为少量黄铜矿和辉银矿,脉石矿物主要有重晶石、白云石和石英。本文通过对银厂铅锌矿床矿石主微量、REE和不同阶段单矿物S同位素组成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矿石微量元素Ge和Tl含量分别为2.12~3.07×10-6(平均2.68×10-6)和1.22~2.15×10-6(平均1.61×10-6),稀土总量为31.39~73.94×10-6(平均49.27×10-6),变化范围较大,总体呈现比较平缓的右倾型稀土元素配分模式,LREE/HREE为2.60~3.84(平均3.02),LaN/YbN为2.63~3.84(平均3.02),具有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分异程度相对较低特征。矿区重晶石的硫同位素以富的δ34S为特征,介于26.8~29.3‰之间,平均27.8‰,沉积期黄铁矿δ34S值介于-7.2~5之间‰,变化范围较宽,平均-0.25‰;而热液改造期硫化物的δ34S组成相对稳定,变化于8.4~13.2‰之间,平均10.76‰,该阶段同一手标本中δ34S闪锌矿34S方铅矿,暗示S同位素分馏达到平衡,成矿流体的δ34SS值相当于硫化物的平均δ34S值(10.76‰)。根据矿石主微量、稀土元素含量和与矿区不同时代地层和峨眉山玄武岩进行对比,认为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多源性”,成矿元素主要来源于上震旦统灯影组围岩和峨眉山玄武岩,S主要来源于赋矿地层中的硫酸盐和早阶段形成的重晶石,生物还原作用(BSR)是沉积期还原硫形成的关键机制,而改造期的S则主要是硫酸盐矿物热化学还原(TSR)作用的产物。
  • 张权
    摘要:
    岩脚铅锌矿床位于思茅中新生代拗陷盆地中,矿体主要赋存于下白垩统景星组地层中,零星小矿体赋存于和平乡组地层中。矿体主要呈脉状、透镜状产出,并受断裂构造控制,含矿岩性为黄白、灰白、黄绿色粉—细粒、中粒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矿石中金属矿物组合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毒砂,围岩蚀变主要有黄铁矿化、方解石化。区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盆地红层(T—E)中的Pb、Zn元素含量均较地壳克拉克值富集,盆地内红层可能为该区铅锌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其成矿过程为,在早白垩世,伴随碎屑岩的沉积作用,铅锌在岩石矿物颗粒之间初步沉淀、富集,伴随喜山期构造运动的发生、发展、深化,深部热卤水及构造热液在应力驱动下沿深大断裂向上运移,与所经岩层发生水岩反应,不断萃取所经岩层中的Pb、Zn等矿质,形成成矿热液,主要沿断裂、节理充填形成与其产状一致的脉状矿体,部分矿液叠加于早期形成的低品位矿体之上使之变富。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
  • 安全工程
  • 贾海波,任凤玉,丁航行,何荣兴
    摘要:
    针对缓倾斜厚大石膏矿床房柱法开采矿石回采率低与容易发生采空区塌冒灾害难题,以山东兰陵石膏集团厚层石膏矿为背景,从分析矿床地质结构与三律(岩体冒落规律、散体流动规律与地压显现规律)特性入手,研究了综合运用诱导冒落与低贫化放矿技术控制崩落法损失贫化的新方法,提出了串联堑沟诱导冒落法开采方案。分析表明,这一方案具有采场结构简单、开采效率高与生产安全等突出优点,能够高度适应兰陵石膏集团厚层石膏矿床的三律特性与开采条件,可取得安全高效的开采效果。
  • 矿山环境
  • 郭延辉,李克钢,王建国,杨志全,杨八九
    摘要:
    本文以某铅锌矿倾斜薄矿体开采对上部隔水层的稳定性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调研和室内岩石力学实验的基础上,采用离散单元法2D-block,在完全空场和预留矿柱两种情况下对上部隔水层的稳定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完全空场条件下,矿体开采至300m时上盘围岩最大垮落范围约为74m,顶板破坏范围已超过隔水层14m,会影响到隔水层的稳定性;当预留6m顶底柱、3m点柱情况下,回采至300m水平后不会影响到隔水层的稳定性。表明开采过程中预留顶底柱和点柱对于抑制顶板冒落和保护隔水层的稳定性非常重要。研究成果为矿区隔水层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 本期目录
  • 黄 丹1,2,,陈 何1,2,王 昌3,张 升3
    [ 摘要 (940)] [ PDF () ] [HTML()]
    摘要:
    随着我国浅地表的铝土矿储量消耗殆尽,煤下铝开采成为铝资源开发的必然选择和趋势。煤下铝的开采需要控制覆岩移动,保证上覆煤层的完整性,同时地下铝土矿顶板破碎不稳固,地压管理困难,回采率低。本文提出协同充填覆岩控制技术,房柱法点柱不作为永久矿柱支撑顶板,将采矿方法研究聚焦在采矿作业过程的地压控制,提出小矿房、宽矿柱充填分区分步退采房柱法,实现了煤下铝采场地压管理、岩移层位控制和回采率的提高。
  • 吴连贵1,李兴尚1,戴水平2
    2019,71(1):20-22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悦洋银多金属矿在福建闽南山区贵金属矿山中首次应用了高浓度全自流银铜全尾砂胶结充填技术,料浆浓度达到70%,属福建省尾砂自流充填浓度最高的充填方法。将全尾砂浆、水泥及适量调浓水经搅拌后制成高浓度的充填料浆,通过充填管道自流输送至井下采空区进行充填。有效保证了井下安全开采,矿石回采率提高到80%以上,同时每年减少45%的尾砂排放量,年节省尾矿库费用113.6~227.2万元。
  • 贾海波,任凤玉,丁航行,何荣兴
    2019,71(1):23-2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针对缓倾斜厚大石膏矿床房柱法开采矿石回采率低与容易发生采空区塌冒灾害难题,以山东兰陵石膏集团厚层石膏矿为背景,从分析矿床地质结构与三律(岩体冒落规律、散体流动规律与地压显现规律)特性入手,研究了综合运用诱导冒落与低贫化放矿技术控制崩落法损失贫化的新方法,提出了串联堑沟诱导冒落法开采方案。分析表明,这一方案具有采场结构简单、开采效率高与生产安全等突出优点,能够高度适应兰陵石膏集团厚层石膏矿床的三律特性与开采条件,可取得安全高效的开采效果。
  • 刘国寅,杜德岗,章锦荣,蒋玉清,杜戴光
    2019,71(1):27-3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892)] [ PDF () ] [HTML()]
    摘要: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分段高度直接影响矿山采切工程量及矿石损失贫化率,合理的分段高度能为矿山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通过分析凿岩设备和矿体稳固性对分段高度的影响,得出限制本矿山分段高度的主要因素是矿体稳固性。参考国内相类似的矿山,并分析矿体稳固性对采场地压和凿岩爆破的影响,确定分段高度为12 m。生产实践表明,12 m的分段高度,钻孔效率高,成孔率高,爆破效果好,矿石损失贫化在合理的范围内。
  • 樊建华
    2019,71(1):31-3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795)] [ PDF () ] [HTML()]
    摘要:
    针对深井掘进支护方案的选择不仅要考虑经济,工期等因素,而且要考虑技术可行,安全等诸多因素,比选较复杂,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理想点法等理论对深井掘进支护方案进行了优选,并将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践证明,各理论模型在方案评价优选时的结果是有差异的,必须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应用。
  • 本期目录
  • 杨天云露1,彦廷龙1,陈 伟1,陆 亮2
    2019,71(1):37-4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774)] [ PDF () ] [HTML()]
    摘要:
    银厂铅锌矿床是滇东北会泽地区矿山厂—金牛厂构造带中部典型的灯影组铅锌矿床,矿体产出受层位、岩性和构造控制明显,呈似层状、脉状及透镜状产于上震旦统灯影组白云岩中。矿石矿物以闪锌矿和方铅矿为主,次为少量黄铜矿和辉银矿,脉石矿物主要有重晶石、白云石和石英。本文通过对银厂铅锌矿床矿石主微量、REE和不同阶段单矿物S同位素组成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矿石微量元素Ge和Tl含量分别为2.12~3.07×10-6(平均2.68×10-6)和1.22~2.15×10-6(平均1.61×10-6),稀土总量为31.39~73.94×10-6(平均49.27×10-6),变化范围较大,总体呈现比较平缓的右倾型稀土元素配分模式,LREE/HREE为2.60~3.84(平均3.02),LaN/YbN为2.63~3.84(平均3.02),具有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分异程度相对较低特征。矿区重晶石的硫同位素以富的δ34S为特征,介于26.8‰~29.3‰,平均27.8‰,沉积期黄铁矿δ34S值介于-7.2‰~5‰,变化范围较宽,平均-0.25‰;而热液改造期硫化物的δ34S组成相对稳定,变化范围8.4‰~13.2‰,平均10.76‰,该阶段同一手标本中δ34S闪锌矿>δ34S方铅矿,暗示S同位素分馏达到平衡,成矿流体的δ34S∑S值相当于硫化物的平均δ34S值(10.76‰)。根据矿石主微量、稀土元素含量和与矿区不同时代地层和峨眉山玄武岩进行对比,认为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多源性”,成矿元素主要来源于上震旦统灯影组围岩和峨眉山玄武岩,S主要来源于赋矿地层中的硫酸盐和早阶段形成的重晶石,生物还原作用(BSR)是沉积期还原硫形成的关键机制,而改造期的S则主要是硫酸盐矿物热化学还原(TSR)作用的产物。
  • 赵亮亮,郑崔勇,袁 波,闫红强,石建国,田砚博
    2019,71(1):44-4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864)] [ PDF () ] [HTML()]
    摘要:
    勉县俞家坪铅锌多金属矿位于勉略康构造混杂岩带东段。区内泥盆系金家河岩组铅、锌、银、金等元素背景值高,铅锌多金属矿成矿物源丰富。区内北西向断裂构造为矿液提供了运移通道和就位空间。华力西—印支期中酸性侵入岩体为成矿物质的迁移、富集提供了动力。银、铅、锌、金地球化学异常发育,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通过工作在区内发现多条铅锌多金属矿体,找矿前景看好,赋矿岩性主要为金家河岩组蚀变白云质灰岩,矿体受北西断裂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型。
  • 刘佶林1,杨 忠1,王孝东2,冯光华1
    2019,71(1):48-5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964)] [ PDF () ] [HTML()]
    摘要:
    以铜曼矿区勘探数据为基础,建立三维地质矿床模型和三维块体模型,利用3DMine矿业软件实现变异函数模型的拟合、椭球体参数、估值参数的确定。利用克里格估值方法对铜曼矿区进行储量估算,结果表明,基于3DMine软件的克里格法储量估算结果相对准确,可作为矿山资源储量管理和开发利用的依据。
  • 陈兴海,王子风,李天奇
    2019,71(1):54-5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979)] [ PDF () ] [HTML()]
    摘要:
    刚果(金)SICOMINES铜钴矿是一个铜金属量达千万吨的特大型铜钴矿床,如何保证矿产资源的充分利用是影响矿山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文章阐述了矿体二次圈定在该矿山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并结合矿体产状较平缓、上下层矿体厚度变化不均匀的特点,采用了“分段取样”方法,对矿体二次圈定进行优化,有效提高了矿体圈定的精度,降低了矿石损失贫化率,也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 刘九金,宋建平,郭 清
    2019,71(1):58-6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907)] [ PDF () ] [HTML()]
    摘要:
    为了说明地面高精度磁法在“新余式”铁矿找矿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根据“新余式”铁矿具磁性的特点,利用加拿大产GSM-19T质子磁力仪,在吉水铁矿区进行了1:1万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获得了磁异常数据。通过对磁异常ΔT化极数据进行转换处理和向上延拓提取分析,圈定了C1、C2两处磁异常,通过槽探、钻探工程的验证,发现了铁矿体,在吉水铁矿区勘查中起到了直接、快速找矿和靶区圈定,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为“新余式”铁矿勘查提供了地球物理依据和找矿指导作用。
  • 杨文博1,2,周 海3,宋公社2,吴 鹏2,王 强2
    2019,71(1):64-7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914)] [ PDF () ] [HTML()]
    摘要:
    陕西省目前发现的稀有金属矿床主要分布在秦巴地区,并且以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产为主。其中研究程度最高的地区为北秦岭商丹伟晶岩密集区,前人研究表明该地区稀有金属主要为铷、铌(钽),其次为锂、锶、铍等;稀有金属成矿受区域构造位置、构造节理裂隙及围岩类型等条件制约。商丹地区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产分布在北秦岭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构造带内;成矿期主要为早古生代;商丹地区内的多数伟晶岩在自身结构构造及宏观区域分布上都具有一定的分带性,都能找到伟晶岩的母岩体。通过对区内典型矿区对比研究,可知铷的矿化富集与伟晶岩的分带特征无太大的关系,与伟晶岩中的富铷长石、白云母关系较大;而其他锂、铌钽、铍等都有其独立矿物,却与分带特征息息相关,多分布在围绕母岩分异强、分布较远的边缘带中。因此母岩体特征、地质构造、岩石结构、矿物类型、蚀变、原生晕、化探重砂异常等为区内稀有金属矿的特征标志。
  • 张 权1,郭世钊1,杨金彪2,王道会3
    2019,71(1):72-7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907)] [ PDF () ] [HTML()]
    摘要:
    岩脚铅锌矿床位于思茅中新生代拗陷盆地中,矿体主要赋存于下白垩统景星组地层中,零星小矿体赋存于和平乡组地层中。矿体主要呈脉状、透镜状产出,并受断裂构造控制,含矿岩性为黄白、灰白、黄绿色粉—细粒、中粒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矿石中金属矿物组合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毒砂,围岩蚀变主要有黄铁矿化、方解石化。区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盆地红层(T-E)中的Pb、Zn元素含量均较地壳克拉克值富集,盆地内红层可能为该区铅锌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其成矿过程为,在早白垩世,伴随碎屑岩的沉积作用,铅锌在岩石矿物颗粒之间初步沉淀、富集,伴随喜山期构造运动的发生、发展、深化,深部热卤水及构造热液在应力驱动下沿深大断裂向上运移,与所经岩层发生水岩反应,不断萃取所经岩层中的Pb、Zn等矿质,形成成矿热液,主要沿断裂、节理充填形成与其产状一致的脉状矿体,部分矿液叠加于早期形成的低品位矿体之上使之变富。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热液改造型。
  • 本期目录
  • 蔡永顺1,2,张 龙3,张 达1,2,白登荣3,王 平1,2,袁本胜1,2
    2019,71(1):79-84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919)] [ PDF () ] [HTML()]
    摘要:
    微震监测台网设计是系统能否成功应用的关键,直接决定了微震监测系统的应用效果。本文基于Sigma-Optimal方法对新疆大明矿业天湖铁矿的微震监测台网进行了设计及优化,使重点监测区域的定位误差较小且对较小震级事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优化后微震监测台网的定位误差在9 m左右,灵敏度可以达到-2.6矩震级,与现场应用情况一致,应用效果良好。
  • 郭延辉1,2,李克钢2,王建国1,杨志全2,杨八九3
    2019,71(1):85-8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883)] [ PDF () ] [HTML()]
    摘要:
    以某铅锌矿倾斜薄矿体开采对上部隔水层的稳定性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调研和室内岩石力学实验的基础上,采用离散单元法2D-block,在完全空场和预留矿柱两种情况下对上部隔水层的稳定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完全空场条件下,矿体开采至300 m时上盘围岩最大垮落范围约为74 m,顶板破坏范围已超过隔水层14 m,会影响到隔水层的稳定性;当预留 6 m顶底柱、3 m点柱情况下,回采至300 m水平后不会影响到隔水层的稳定性。表明开采过程中预留顶底柱和点柱对于抑制顶板冒落和保护隔水层的稳定性非常重要。研究成果为矿区隔水层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 罗志波,曹朋军,林 星
    2019,71(1):89-9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895)] [ PDF () ] [HTML()]
    摘要:
    莱州市某铁矿采空区由浅孔房柱法开采所形成。前人勘查工作已基本查明采空区分布情况。基于其圈定的采空区范围、分布特征及其场区地质环境,通过简支梁理论及当量暴露面积法对采空区稳定性做进一步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铁矿采空区处于不稳定状态。加之无序开采、顶板冒落、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地下水扰动等因素,采空区塌陷及地裂缝潜在危险性较高,建议对其进行注浆充填治理及变形监测任务,以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区内及周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 本期目录
  • 米中阳1,张智宇1,黄永辉2,雷 振3
    2019,71(1):94-9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805)] [ PDF () ] [HTML()]
    摘要:
    针对矿山爆破振动对邻近建筑结构的影响,对现场的爆破振动进行了监测,运用动力有限元法建立了包括确定爆破激振力的作用位置、大小和时程特征等爆破加载模型。采用ANSYS/LS-DYNA软件分别将爆破振动波输入建筑结构模型进行数值计算,通过建筑结构在爆破载荷作用下的结构自振周期随阶数变化和加速度、速度和位移时程曲线及各楼层测点的加速度放大系数的变化,分析了某矿办公楼对爆破振动的动力响应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模态4阶之前自振周期下降较快,5、6阶比较平稳,7阶后自振周期缓慢变小并趋于平稳,且模型的高阶振型出现扭转效应。除2层外框架结构对矿山爆破加速度放大程度随楼层有逐渐变大的趋势。
  • 张兵兵,张岗涛,张继云
    2019,71(1):99-10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853)] [ PDF () ] [HTML()]
    摘要:
    分析了高温硫化区的形成机理,并对目前的测温仪及降温措施进行了对比,最终采用饱和石灰水降低孔内温度。在此基础上,对大宝山北部649平台的9个高温硫化孔进行了针对性的深孔爆破设计。现场实践表明,成功消除了高温硫化区的不利影响。
  • 安全工程
  • 关士良1,陈国良1,王志修2,3,解联库2,3
    [ 摘要 (921)] [ PDF () ] [HTML()]
    摘要:
    在甲玛铜多金属矿地上地下并行大规模开采的复杂条件下,针对地下二期复杂厚大矿体的安全高效回采问题,综合分析矿山开采现状的基础上,提出2种盘区回采顺序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的盘区回采方案进行了分析优选,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回采顺序条件下采场等关键部位的应力、位移的动态响应特性,确定盘区间隔回采方案最佳,该方案可为地下二期矿体安全高效开采提供技术支持。
  • 高鹏举1,周 礼2
    2019,71(1):10-14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970)] [ PDF () ] [HTML()]
    摘要:
    呷村银多金属矿4 100 m水平以上保有大量“三柱”资源,矿石品位高,价值好,亟待回收。对4100中段1线~4线Pz3矿体采场“三柱”回收方案进行了研究,经技术经济比较,推荐采用中深孔直接崩落法回采,并详细介绍了其回采工艺流程。中深孔直接崩落法采场生产能力250 t/d,矿石损失率35%,贫化率25%,吨矿回采成本为128.7元/t,回收该部分矿柱可获得销售收入6 224.0万元,净利润684.8万元。研究成果对同类矿柱的回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 寇云鹏1,2,齐兆军1,2,盛宇航2,杜加法2,荆晓东2,宋泽普2,杨纪光2
    2019,71(1):15-19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全尾砂胶结料浆在管路输送过程中流变参数具有时变性。以连续搅拌方式模拟料浆在输送过程中的运动状态,借助Brookfield流变仪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和灰砂比条件下,搅拌时间对料浆流变参数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当搅拌时间逐渐增加时,灰砂比1:5,质量浓度分别为72%、74%和76%的全尾砂胶结料浆其屈服应力和黏性系数均随之增大,且料浆质量浓度越高,搅拌时间对料浆流变参数的影响越显著;2)质量浓度74%,灰砂比分别为1:5、1:10和1:15的全尾砂胶结料浆屈服应力和黏性系数也随搅拌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料浆流变参数增大的主要原因为:料浆中水泥水化反应产生的具有凝聚网络结构的凝胶成分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安全工程
  • 樊建华
    摘要:
    针对深井掘进支护方案的选择要不仅要考虑经济,工期等因素,而且要考虑技术可行,安全等诸多因素,比选较复杂,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理想点法等理论对深井掘进支护方案进行了优选,并将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践证明,各理论模型在方案评价优选时的结果是有差异的,必须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应用。
  • 吴连贵,李兴尚,戴水平
    摘要:
    悦洋银多金属矿在福建闽南山区贵金属矿山中首次应用了高浓度全自流银铜全尾砂胶结充填技术,料浆浓度达到70%,属福建省尾砂自流充填浓度最高的充填方法。将全尾砂浆、水泥及适量调浓水经搅拌后制成高浓度的充填料浆,通过充填管道自流输送至井下采空区进行充填。有效保证了井下安全开采,矿石回采率提高到80%以上,同时每年减少45%的尾砂排放量,年节省尾矿库费用113.6~227.2万元。
  • 矿山环境
  • 罗志波,曹朋军,林 星
    摘要:
    莱州市郑海-顾家铁矿采空区由浅孔房柱法开采所形成。前人勘查工作已基本查明采空区分布情况。基于其圈定的采空区范围、分布特征及其场区地质环境,通过简支梁理论及当量暴露面积法对郑海-顾家铁矿采空区稳定性做进一步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顾家-海郑铁矿采空区处于不稳定状态。加之无序开采、顶板冒落、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地下水扰动等因素,采空塌陷及地裂缝潜在危险性较高,建议对其进行注浆充填治理及变形监测任务,以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区内及周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 蔡永顺,张龙,张达,白登荣,王平,袁本胜
    摘要:
    微震监测台网设计是系统能否成功应用的关键,直接决定了微震监测系统的应用效果。本文基于Sigma-Optimal方法对新疆大明矿业天湖铁矿的微震监测台网进行了设计及优化,使重点监测区域的定位误差较小且对较小震级事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优化后微震监测台网的定位误差在9m左右,灵敏度可以达到-2.6矩震级,与现场应用情况一致,应用效果良好。
  • 安全工程
  • 黄 丹,陈 何,王 昌,张 升
    摘要:
    随着我国浅地表的铝土矿储量消耗殆尽,煤下铝开采成为铝资源开发的必然选择和趋势。煤下铝的开采需要控制覆岩移动,保证上覆煤层的完整性,同时地下铝土矿顶板破碎不稳固,地压管理困难,回采率低。本文提出协同充填覆岩控制技术,房柱法点柱不作为永久矿柱支撑顶板,将采矿方法研究聚焦在采矿作业过程的地压控制,提出小矿房、宽矿柱充填分区分步退采房柱法,实现了煤下铝采场地压管理、岩移层位控制和回采率的提高。
  • 刘国寅,杜德岗,章锦荣,蒋玉清,杜戴光
    摘要: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分段高度直接影响矿山采切工程量及矿石损失贫化率,合理的分段高度能为矿山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分析凿岩设备和矿体稳固性对分段高度的影响,得出限制本矿山分段高度的主要因素是矿体稳固性。参考国内相类似的矿山,并分析矿体稳固性对采场地压和凿岩爆破的影响,确定分段高度为12m。生产实践表明,12m的分段高度,钻孔效率高,成孔率高,爆破效果好,矿石损失贫化在合理的范围内。
  • 关士良,陈国良,王志修,解联库
    摘要:
    在甲玛铜多金属矿地上地下并行大规模开采的复杂条件下,针对地下二期复杂厚大矿体的安全高效回采问题,综合分矿山开采现状的基础上,提出2种盘区回采顺序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的盘区回采方案进行了分析优选,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回采顺序条件下采场等关键部位的应力、位移的动态响应特性,确定盘区间隔回采方案最佳,该方案可为地下二期矿体安全高效开采提供技术支持。
  • 高鹏举,周礼
    摘要:
    呷村银多金属矿4100m水平以上保有大量“三柱”资源,矿石品位高,价值好,亟待回收。对4100中段1线~4线Pz3矿体采场“三柱”回收方案进行了研究,经技术经济比较,推荐采用中深孔直接崩落法回采,并详细介绍了其回采工艺流程。中深孔直接崩落法采场生产能力250t/d,矿石损失率35%,贫化率25%,吨矿回采成本为128.7元/t,回收该部分矿柱可获得销售收入6224.0万元,净利润684.8万元。研究成果对同类矿柱的回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 矿山地质
  • 刘九金,宋建平,郭清
    摘要:
    为了说明地面高精度磁法在“新余式”铁矿找矿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根据“新余式”铁矿具磁性的特点,利用加拿大产GSM-19T质子磁力仪,在吉水铁矿区进行了1:1万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获得了磁异常数据。通过对磁异常ΔT化极数据进行转换处理和向上延拓提取分析,圈定了C1、C2两处磁异常,通过槽探、钻探工程的验证,发现了铁矿体,在吉水铁矿区勘查中起到了直接、快速找矿和靶区圈定,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为“新余式”铁矿勘查提供了地球物理依据和找矿指导作用。
  • 爆破工程
  • 张兵兵
    摘要:
    分析了高温硫化区的形成机理,并对目前的测温仪及降温措施进行了对比,最终采用饱和石灰水降低孔内温度。在此基础上,对大宝山北部649平台的9个高温硫化孔进行了针对性的深孔爆破设计。现场实践表明,成功消除了高温硫化区的不利影响。
  • 矿山地质
  • 刘佶林,杨忠,王孝东,冯光华
    摘要:
    以铜曼矿区勘探数据为基础,建立三维地质矿床模型和三维块体模型,利用3DMine矿业软件实现变异函数模型的拟合、椭球体参数、估值参数的确定,利用克里格估值方法对铜曼矿区进行储量估算,估算结果表明基于3DMine软件的克里格法储量估算结果相对准确,可作为矿山资源储量管理和开发利用的依据。
  • 陈兴海,王子风,李天奇
    摘要:
    刚果(金)SICOMINES铜钴矿是一个铜金属量达千万吨的特大型铜钴矿床,如何保证矿产资源的充分利用是影响矿山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文章阐述了矿体二次圈定在该矿山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并结合矿体产状较平缓、上下层矿体厚度变化不均匀的特点,采用了“分段取样”方法,对矿体二次圈定进行优化,有效提高了矿体圈定的精度,降低了矿石损失贫化率,也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 赵亮亮,郑崔勇,袁波,闫红强,石建国,田砚博
    摘要:
    勉县俞家坪铅锌多金属矿位于勉略康构造混杂岩带东段。区内泥盆系金家河岩组铅、锌、银、金等元素背景值高,铅锌多金属矿成矿物源丰富。区内北西向断裂构造为矿液提供了运移通道和就位空间。华力西-印支期中酸性侵入岩体为成矿物质的迁移、富集提供了动力。银、铅、锌、金地球化学异常发育,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通过工作在区内发现多条铅锌多金属矿体,找矿前景看好,赋矿岩性主要为金家河岩组蚀变白云质灰岩,矿体受北西断裂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型。
  • 安全工程
  • 寇云鹏,齐兆军,盛宇航,杜加法,荆晓东,宋泽普,杨纪光
    摘要:
    全尾砂胶结料浆在管路输送过程中流变参数具有时变性。以连续搅拌方式模拟料浆在输送过程中的运动状态,借助Brookfield流变仪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和灰砂比条件下,搅拌时间对料浆流变参数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当搅拌时间逐渐增加时,灰砂比1:5,质量浓度分别为72%、74%和76%的全尾砂胶结料浆其屈服应力和粘性系数均随之增大,且料浆质量浓度越高,搅拌时间对料浆流变参数的影响越显著;(2)质量浓度74%,灰砂比分别为1:5、1:10和1:15的全尾砂胶结料浆屈服应力和粘性系数亦随搅拌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料浆流变参数增大的主要原因为:料浆中水泥水化反应产生的具有凝聚网络结构的凝胶成分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 爆破工程
  • 米中阳,张智宇,黄永辉,雷 振
    摘要:
    针对矿山爆破振动对邻近建筑结构的影响,对现场的爆破振动进行了监测,运用动力有限元法建立了包括确定爆破激振力的作用位置、大小和时程特征等爆破加载模型。采用ANSYS/LS-DYNA软件分别将爆破振动波输入建筑结构模型进行数值计算,通过建筑结构在爆破载荷作用下的结构自振周期随阶数变化和加速度、速度和位移时程曲线及各楼层测点的加速度放大系数的变化,分析了某矿办公楼对爆破振动的动力响应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模态4阶之前自振周期下降较快,5、6阶比较平稳,7阶后自振周期缓慢变小并趋于平稳,且模型的高阶振型出现扭转效应。除2层外框架结构对矿山爆破加速度放大程度随楼层有逐渐变大的趋势。
  • 矿山地质
  • 杨文博,周海,宋公社,吴鹏,王强
    摘要:
    陕西省目前发现的稀有金属矿床主要分布在秦巴地区,并且以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产为主。其中研究程度最高的地区为北秦岭商丹伟晶岩密集区,前人研究表明该地区稀有金属主要为铷、铌(钽),其次为锂、锶、铍等;稀有金属成矿受区域构造位置、构造节理裂隙及围岩类型等条件制约。商丹地区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产分布在北秦岭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构造带内;成矿期主要为早古生代;商丹地区内的多数伟晶岩在自身结构构造及宏观区域分布上都具有一定的分带性,都能找到伟晶岩的母岩体。通过对区内典型矿区对比研究,可知铷的矿化富集与伟晶岩的分带特征无太大的关系,与伟晶岩中的富铷长石、白云母关系较大;而其他锂、铌钽、铍等都有其独立矿物,却与分带特征息息相关,多分布在围绕母岩分异强、分布较远的边缘带中。因此母岩体特征、地质构造、岩石结构、矿物类型、蚀变、原生晕、化探重砂异常等为区内稀有金属矿的特征标志。
  • 杨天云露,彦廷龙,陈伟,陆亮
    摘要:
    银厂铅锌矿床是滇东北会泽地区矿山厂-金牛厂构造带中部典型的灯影组铅锌矿床,矿体产出受层位、岩性和构造控制明显,呈似层状、脉状及透镜状产于上震旦统灯影组白云岩中,矿石矿物以闪锌矿和方铅矿为主,次为少量黄铜矿和辉银矿,脉石矿物主要有重晶石、白云石和石英。本文通过对银厂铅锌矿床矿石主微量、REE和不同阶段单矿物S同位素组成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矿石微量元素Ge和Tl含量分别为2.12~3.07×10-6(平均2.68×10-6)和1.22~2.15×10-6(平均1.61×10-6),稀土总量为31.39~73.94×10-6(平均49.27×10-6),变化范围较大,总体呈现比较平缓的右倾型稀土元素配分模式,LREE/HREE为2.60~3.84(平均3.02),LaN/YbN为2.63~3.84(平均3.02),具有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分异程度相对较低特征。矿区重晶石的硫同位素以富的δ34S为特征,介于26.8~29.3‰之间,平均27.8‰,沉积期黄铁矿δ34S值介于-7.2~5之间‰,变化范围较宽,平均-0.25‰;而热液改造期硫化物的δ34S组成相对稳定,变化于8.4~13.2‰之间,平均10.76‰,该阶段同一手标本中δ34S闪锌矿34S方铅矿,暗示S同位素分馏达到平衡,成矿流体的δ34SS值相当于硫化物的平均δ34S值(10.76‰)。根据矿石主微量、稀土元素含量和与矿区不同时代地层和峨眉山玄武岩进行对比,认为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多源性”,成矿元素主要来源于上震旦统灯影组围岩和峨眉山玄武岩,S主要来源于赋矿地层中的硫酸盐和早阶段形成的重晶石,生物还原作用(BSR)是沉积期还原硫形成的关键机制,而改造期的S则主要是硫酸盐矿物热化学还原(TSR)作用的产物。
  • 张权
    摘要:
    岩脚铅锌矿床位于思茅中新生代拗陷盆地中,矿体主要赋存于下白垩统景星组地层中,零星小矿体赋存于和平乡组地层中。矿体主要呈脉状、透镜状产出,并受断裂构造控制,含矿岩性为黄白、灰白、黄绿色粉—细粒、中粒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矿石中金属矿物组合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毒砂,围岩蚀变主要有黄铁矿化、方解石化。区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盆地红层(T—E)中的Pb、Zn元素含量均较地壳克拉克值富集,盆地内红层可能为该区铅锌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其成矿过程为,在早白垩世,伴随碎屑岩的沉积作用,铅锌在岩石矿物颗粒之间初步沉淀、富集,伴随喜山期构造运动的发生、发展、深化,深部热卤水及构造热液在应力驱动下沿深大断裂向上运移,与所经岩层发生水岩反应,不断萃取所经岩层中的Pb、Zn等矿质,形成成矿热液,主要沿断裂、节理充填形成与其产状一致的脉状矿体,部分矿液叠加于早期形成的低品位矿体之上使之变富。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热液改造型矿床。
  • 安全工程
  • 贾海波,任凤玉,丁航行,何荣兴
    摘要:
    针对缓倾斜厚大石膏矿床房柱法开采矿石回采率低与容易发生采空区塌冒灾害难题,以山东兰陵石膏集团厚层石膏矿为背景,从分析矿床地质结构与三律(岩体冒落规律、散体流动规律与地压显现规律)特性入手,研究了综合运用诱导冒落与低贫化放矿技术控制崩落法损失贫化的新方法,提出了串联堑沟诱导冒落法开采方案。分析表明,这一方案具有采场结构简单、开采效率高与生产安全等突出优点,能够高度适应兰陵石膏集团厚层石膏矿床的三律特性与开采条件,可取得安全高效的开采效果。
  • 矿山环境
  • 郭延辉,李克钢,王建国,杨志全,杨八九
    摘要:
    本文以某铅锌矿倾斜薄矿体开采对上部隔水层的稳定性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调研和室内岩石力学实验的基础上,采用离散单元法2D-block,在完全空场和预留矿柱两种情况下对上部隔水层的稳定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完全空场条件下,矿体开采至300m时上盘围岩最大垮落范围约为74m,顶板破坏范围已超过隔水层14m,会影响到隔水层的稳定性;当预留6m顶底柱、3m点柱情况下,回采至300m水平后不会影响到隔水层的稳定性。表明开采过程中预留顶底柱和点柱对于抑制顶板冒落和保护隔水层的稳定性非常重要。研究成果为矿区隔水层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 本期目录
  • 黄 丹1,2,,陈 何1,2,王 昌3,张 升3
    [ 摘要 (940)] [ PDF () ] [HTML()]
    摘要:
    随着我国浅地表的铝土矿储量消耗殆尽,煤下铝开采成为铝资源开发的必然选择和趋势。煤下铝的开采需要控制覆岩移动,保证上覆煤层的完整性,同时地下铝土矿顶板破碎不稳固,地压管理困难,回采率低。本文提出协同充填覆岩控制技术,房柱法点柱不作为永久矿柱支撑顶板,将采矿方法研究聚焦在采矿作业过程的地压控制,提出小矿房、宽矿柱充填分区分步退采房柱法,实现了煤下铝采场地压管理、岩移层位控制和回采率的提高。
  • 吴连贵1,李兴尚1,戴水平2
    2019,71(1):20-22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悦洋银多金属矿在福建闽南山区贵金属矿山中首次应用了高浓度全自流银铜全尾砂胶结充填技术,料浆浓度达到70%,属福建省尾砂自流充填浓度最高的充填方法。将全尾砂浆、水泥及适量调浓水经搅拌后制成高浓度的充填料浆,通过充填管道自流输送至井下采空区进行充填。有效保证了井下安全开采,矿石回采率提高到80%以上,同时每年减少45%的尾砂排放量,年节省尾矿库费用113.6~227.2万元。
  • 贾海波,任凤玉,丁航行,何荣兴
    2019,71(1):23-2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针对缓倾斜厚大石膏矿床房柱法开采矿石回采率低与容易发生采空区塌冒灾害难题,以山东兰陵石膏集团厚层石膏矿为背景,从分析矿床地质结构与三律(岩体冒落规律、散体流动规律与地压显现规律)特性入手,研究了综合运用诱导冒落与低贫化放矿技术控制崩落法损失贫化的新方法,提出了串联堑沟诱导冒落法开采方案。分析表明,这一方案具有采场结构简单、开采效率高与生产安全等突出优点,能够高度适应兰陵石膏集团厚层石膏矿床的三律特性与开采条件,可取得安全高效的开采效果。
  • 刘国寅,杜德岗,章锦荣,蒋玉清,杜戴光
    2019,71(1):27-30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892)] [ PDF () ] [HTML()]
    摘要:
    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分段高度直接影响矿山采切工程量及矿石损失贫化率,合理的分段高度能为矿山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通过分析凿岩设备和矿体稳固性对分段高度的影响,得出限制本矿山分段高度的主要因素是矿体稳固性。参考国内相类似的矿山,并分析矿体稳固性对采场地压和凿岩爆破的影响,确定分段高度为12 m。生产实践表明,12 m的分段高度,钻孔效率高,成孔率高,爆破效果好,矿石损失贫化在合理的范围内。
  • 樊建华
    2019,71(1):31-36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795)] [ PDF () ] [HTML()]
    摘要:
    针对深井掘进支护方案的选择不仅要考虑经济,工期等因素,而且要考虑技术可行,安全等诸多因素,比选较复杂,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与理想点法等理论对深井掘进支护方案进行了优选,并将两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实践证明,各理论模型在方案评价优选时的结果是有差异的,必须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应用。
  • 本期目录
  • 杨天云露1,彦廷龙1,陈 伟1,陆 亮2
    2019,71(1):37-4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774)] [ PDF () ] [HTML()]
    摘要:
    银厂铅锌矿床是滇东北会泽地区矿山厂—金牛厂构造带中部典型的灯影组铅锌矿床,矿体产出受层位、岩性和构造控制明显,呈似层状、脉状及透镜状产于上震旦统灯影组白云岩中。矿石矿物以闪锌矿和方铅矿为主,次为少量黄铜矿和辉银矿,脉石矿物主要有重晶石、白云石和石英。本文通过对银厂铅锌矿床矿石主微量、REE和不同阶段单矿物S同位素组成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矿石微量元素Ge和Tl含量分别为2.12~3.07×10-6(平均2.68×10-6)和1.22~2.15×10-6(平均1.61×10-6),稀土总量为31.39~73.94×10-6(平均49.27×10-6),变化范围较大,总体呈现比较平缓的右倾型稀土元素配分模式,LREE/HREE为2.60~3.84(平均3.02),LaN/YbN为2.63~3.84(平均3.02),具有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分异程度相对较低特征。矿区重晶石的硫同位素以富的δ34S为特征,介于26.8‰~29.3‰,平均27.8‰,沉积期黄铁矿δ34S值介于-7.2‰~5‰,变化范围较宽,平均-0.25‰;而热液改造期硫化物的δ34S组成相对稳定,变化范围8.4‰~13.2‰,平均10.76‰,该阶段同一手标本中δ34S闪锌矿>δ34S方铅矿,暗示S同位素分馏达到平衡,成矿流体的δ34S∑S值相当于硫化物的平均δ34S值(10.76‰)。根据矿石主微量、稀土元素含量和与矿区不同时代地层和峨眉山玄武岩进行对比,认为成矿物质来源具有“多源性”,成矿元素主要来源于上震旦统灯影组围岩和峨眉山玄武岩,S主要来源于赋矿地层中的硫酸盐和早阶段形成的重晶石,生物还原作用(BSR)是沉积期还原硫形成的关键机制,而改造期的S则主要是硫酸盐矿物热化学还原(TSR)作用的产物。
  • 赵亮亮,郑崔勇,袁 波,闫红强,石建国,田砚博
    2019,71(1):44-4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864)] [ PDF () ] [HTML()]
    摘要:
    勉县俞家坪铅锌多金属矿位于勉略康构造混杂岩带东段。区内泥盆系金家河岩组铅、锌、银、金等元素背景值高,铅锌多金属矿成矿物源丰富。区内北西向断裂构造为矿液提供了运移通道和就位空间。华力西—印支期中酸性侵入岩体为成矿物质的迁移、富集提供了动力。银、铅、锌、金地球化学异常发育,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通过工作在区内发现多条铅锌多金属矿体,找矿前景看好,赋矿岩性主要为金家河岩组蚀变白云质灰岩,矿体受北西断裂控制,矿床成因类型为热液型。
  • 刘佶林1,杨 忠1,王孝东2,冯光华1
    2019,71(1):48-5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964)] [ PDF () ] [HTML()]
    摘要:
    以铜曼矿区勘探数据为基础,建立三维地质矿床模型和三维块体模型,利用3DMine矿业软件实现变异函数模型的拟合、椭球体参数、估值参数的确定。利用克里格估值方法对铜曼矿区进行储量估算,结果表明,基于3DMine软件的克里格法储量估算结果相对准确,可作为矿山资源储量管理和开发利用的依据。
  • 陈兴海,王子风,李天奇
    2019,71(1):54-57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979)] [ PDF () ] [HTML()]
    摘要:
    刚果(金)SICOMINES铜钴矿是一个铜金属量达千万吨的特大型铜钴矿床,如何保证矿产资源的充分利用是影响矿山经济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文章阐述了矿体二次圈定在该矿山生产中的应用情况,并结合矿体产状较平缓、上下层矿体厚度变化不均匀的特点,采用了“分段取样”方法,对矿体二次圈定进行优化,有效提高了矿体圈定的精度,降低了矿石损失贫化率,也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
  • 刘九金,宋建平,郭 清
    2019,71(1):58-6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907)] [ PDF () ] [HTML()]
    摘要:
    为了说明地面高精度磁法在“新余式”铁矿找矿应用中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根据“新余式”铁矿具磁性的特点,利用加拿大产GSM-19T质子磁力仪,在吉水铁矿区进行了1:1万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获得了磁异常数据。通过对磁异常ΔT化极数据进行转换处理和向上延拓提取分析,圈定了C1、C2两处磁异常,通过槽探、钻探工程的验证,发现了铁矿体,在吉水铁矿区勘查中起到了直接、快速找矿和靶区圈定,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为“新余式”铁矿勘查提供了地球物理依据和找矿指导作用。
  • 杨文博1,2,周 海3,宋公社2,吴 鹏2,王 强2
    2019,71(1):64-7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914)] [ PDF () ] [HTML()]
    摘要:
    陕西省目前发现的稀有金属矿床主要分布在秦巴地区,并且以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产为主。其中研究程度最高的地区为北秦岭商丹伟晶岩密集区,前人研究表明该地区稀有金属主要为铷、铌(钽),其次为锂、锶、铍等;稀有金属成矿受区域构造位置、构造节理裂隙及围岩类型等条件制约。商丹地区伟晶岩型稀有金属矿产分布在北秦岭新元古代—早古生代构造带内;成矿期主要为早古生代;商丹地区内的多数伟晶岩在自身结构构造及宏观区域分布上都具有一定的分带性,都能找到伟晶岩的母岩体。通过对区内典型矿区对比研究,可知铷的矿化富集与伟晶岩的分带特征无太大的关系,与伟晶岩中的富铷长石、白云母关系较大;而其他锂、铌钽、铍等都有其独立矿物,却与分带特征息息相关,多分布在围绕母岩分异强、分布较远的边缘带中。因此母岩体特征、地质构造、岩石结构、矿物类型、蚀变、原生晕、化探重砂异常等为区内稀有金属矿的特征标志。
  • 张 权1,郭世钊1,杨金彪2,王道会3
    2019,71(1):72-7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907)] [ PDF () ] [HTML()]
    摘要:
    岩脚铅锌矿床位于思茅中新生代拗陷盆地中,矿体主要赋存于下白垩统景星组地层中,零星小矿体赋存于和平乡组地层中。矿体主要呈脉状、透镜状产出,并受断裂构造控制,含矿岩性为黄白、灰白、黄绿色粉—细粒、中粒石英砂岩、岩屑石英砂岩。矿石中金属矿物组合为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毒砂,围岩蚀变主要有黄铁矿化、方解石化。区域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表明,盆地红层(T-E)中的Pb、Zn元素含量均较地壳克拉克值富集,盆地内红层可能为该区铅锌成矿提供了物质来源。其成矿过程为,在早白垩世,伴随碎屑岩的沉积作用,铅锌在岩石矿物颗粒之间初步沉淀、富集,伴随喜山期构造运动的发生、发展、深化,深部热卤水及构造热液在应力驱动下沿深大断裂向上运移,与所经岩层发生水岩反应,不断萃取所经岩层中的Pb、Zn等矿质,形成成矿热液,主要沿断裂、节理充填形成与其产状一致的脉状矿体,部分矿液叠加于早期形成的低品位矿体之上使之变富。矿床成因类型为沉积—热液改造型。
  • 本期目录
  • 蔡永顺1,2,张 龙3,张 达1,2,白登荣3,王 平1,2,袁本胜1,2
    2019,71(1):79-84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919)] [ PDF () ] [HTML()]
    摘要:
    微震监测台网设计是系统能否成功应用的关键,直接决定了微震监测系统的应用效果。本文基于Sigma-Optimal方法对新疆大明矿业天湖铁矿的微震监测台网进行了设计及优化,使重点监测区域的定位误差较小且对较小震级事件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优化后微震监测台网的定位误差在9 m左右,灵敏度可以达到-2.6矩震级,与现场应用情况一致,应用效果良好。
  • 郭延辉1,2,李克钢2,王建国1,杨志全2,杨八九3
    2019,71(1):85-8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883)] [ PDF () ] [HTML()]
    摘要:
    以某铅锌矿倾斜薄矿体开采对上部隔水层的稳定性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调研和室内岩石力学实验的基础上,采用离散单元法2D-block,在完全空场和预留矿柱两种情况下对上部隔水层的稳定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完全空场条件下,矿体开采至300 m时上盘围岩最大垮落范围约为74 m,顶板破坏范围已超过隔水层14 m,会影响到隔水层的稳定性;当预留 6 m顶底柱、3 m点柱情况下,回采至300 m水平后不会影响到隔水层的稳定性。表明开采过程中预留顶底柱和点柱对于抑制顶板冒落和保护隔水层的稳定性非常重要。研究成果为矿区隔水层的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 罗志波,曹朋军,林 星
    2019,71(1):89-93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895)] [ PDF () ] [HTML()]
    摘要:
    莱州市某铁矿采空区由浅孔房柱法开采所形成。前人勘查工作已基本查明采空区分布情况。基于其圈定的采空区范围、分布特征及其场区地质环境,通过简支梁理论及当量暴露面积法对采空区稳定性做进一步地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铁矿采空区处于不稳定状态。加之无序开采、顶板冒落、工程地质条件较差、地下水扰动等因素,采空区塌陷及地裂缝潜在危险性较高,建议对其进行注浆充填治理及变形监测任务,以消除安全隐患,保障区内及周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 本期目录
  • 米中阳1,张智宇1,黄永辉2,雷 振3
    2019,71(1):94-98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805)] [ PDF () ] [HTML()]
    摘要:
    针对矿山爆破振动对邻近建筑结构的影响,对现场的爆破振动进行了监测,运用动力有限元法建立了包括确定爆破激振力的作用位置、大小和时程特征等爆破加载模型。采用ANSYS/LS-DYNA软件分别将爆破振动波输入建筑结构模型进行数值计算,通过建筑结构在爆破载荷作用下的结构自振周期随阶数变化和加速度、速度和位移时程曲线及各楼层测点的加速度放大系数的变化,分析了某矿办公楼对爆破振动的动力响应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模态4阶之前自振周期下降较快,5、6阶比较平稳,7阶后自振周期缓慢变小并趋于平稳,且模型的高阶振型出现扭转效应。除2层外框架结构对矿山爆破加速度放大程度随楼层有逐渐变大的趋势。
  • 张兵兵,张岗涛,张继云
    2019,71(1):99-101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853)] [ PDF () ] [HTML()]
    摘要:
    分析了高温硫化区的形成机理,并对目前的测温仪及降温措施进行了对比,最终采用饱和石灰水降低孔内温度。在此基础上,对大宝山北部649平台的9个高温硫化孔进行了针对性的深孔爆破设计。现场实践表明,成功消除了高温硫化区的不利影响。
  • 安全工程
  • 关士良1,陈国良1,王志修2,3,解联库2,3
    [ 摘要 (921)] [ PDF () ] [HTML()]
    摘要:
    在甲玛铜多金属矿地上地下并行大规模开采的复杂条件下,针对地下二期复杂厚大矿体的安全高效回采问题,综合分析矿山开采现状的基础上,提出2种盘区回采顺序方案,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不同的盘区回采方案进行了分析优选,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回采顺序条件下采场等关键部位的应力、位移的动态响应特性,确定盘区间隔回采方案最佳,该方案可为地下二期矿体安全高效开采提供技术支持。
  • 高鹏举1,周 礼2
    2019,71(1):10-14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 摘要 (970)] [ PDF () ] [HTML()]
    摘要:
    呷村银多金属矿4 100 m水平以上保有大量“三柱”资源,矿石品位高,价值好,亟待回收。对4100中段1线~4线Pz3矿体采场“三柱”回收方案进行了研究,经技术经济比较,推荐采用中深孔直接崩落法回采,并详细介绍了其回采工艺流程。中深孔直接崩落法采场生产能力250 t/d,矿石损失率35%,贫化率25%,吨矿回采成本为128.7元/t,回收该部分矿柱可获得销售收入6 224.0万元,净利润684.8万元。研究成果对同类矿柱的回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 寇云鹏1,2,齐兆军1,2,盛宇航2,杜加法2,荆晓东2,宋泽普2,杨纪光2
    2019,71(1):15-19 doi: 10.16078/j.tribology.2017.06.002
    摘要:
    全尾砂胶结料浆在管路输送过程中流变参数具有时变性。以连续搅拌方式模拟料浆在输送过程中的运动状态,借助Brookfield流变仪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和灰砂比条件下,搅拌时间对料浆流变参数的影响规律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1)当搅拌时间逐渐增加时,灰砂比1:5,质量浓度分别为72%、74%和76%的全尾砂胶结料浆其屈服应力和黏性系数均随之增大,且料浆质量浓度越高,搅拌时间对料浆流变参数的影响越显著;2)质量浓度74%,灰砂比分别为1:5、1:10和1:15的全尾砂胶结料浆屈服应力和黏性系数也随搅拌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料浆流变参数增大的主要原因为:料浆中水泥水化反应产生的具有凝聚网络结构的凝胶成分含量随时间的增加而不断增加。

我们一直在努力打
造,精品期刊,传
播学术成果

全国咨询服务热线
86-10-63299757

杂志信息

期刊简介

相关下载

联系我们

电话:010-63299757

传真:010-63299754

QQ:XXXXXXX

Email:ysjsks@sina.com;ysjsks@163.com

邮编:100160

地址:北京市南四环西路188号总部基地十八区23号楼

关注微信公众号